金秋九月,适逢十一长假,除了旅行社已开足马力拉客外,银行也抓紧时机推出理财产品,算计着如何能在节日期间“大赚一笔”。而随着假期的到来,部分银行会以节日为噱头发行高收益产品。那么,如何在“琳琅满目”的产品中挑选适合自己的节前理财品呢?有理财专家表示,挑选理财品高收益固然重要,但同时不要忘记计算时间成本。
季末+国庆效应 理财小高潮来临
8月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显得虎头蛇尾。投资者便将寄希望于季末+国庆节的9月,有业内人士表示,考虑到当前央行对资金面呵护有加,整体而言,9月市场资金利率上的表现应是略有上行,但幅度有限。而9月下旬由于受国庆和季末影响,资金面可能出现季节性边际收紧,银行理财产品与互联网金融产品收益有望走高。
此外,中国经济网记者查阅资料发现,9月首周,全国共有719款银行理财产品发售,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.15%,较前一周上升0.05个百分点;第二周,全国共有604款银行理财产品发售,平均投资期限为133天。其中,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累计发售583款,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.15%,与前一周持平。分析师表示,9月中下旬理财市场依然具有颇多看点,节日题材和季末效应将会为理财产品带来另一个收益爆发期。
但也有理财专家指出,国庆长假前期,切勿贸然购买高收益理财产品,很多理财产品虽然收益率看上去很美,实际测算下来却不及余额宝,这也需要投资者在实际理财中慧眼分辨。
买到“上6”产品? 勿忘计算时间成本
据数据显示,目前在售预期年化收益率在6.3%(含)以上的银行理财产品共计9款(去除针对高净值与VIP客户发行的产品),其中预期年化收益达8%的有1款。那么,这些收益“上6”,甚至“上8”的理财产品是否适合在节前购买呢?
假设一家银行发行的银行理财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6%,理财天数为32天,若该产品的销售时间为8月25-8月28日,收益起始日期为8月29日,产品到期日为9月30日。再假设该产品为到期后3个工作日内将投资者本金和理财收益划转至投资者指定账户。按上述条件,投资者最晚会在10月10日收到本金和收益。
如果投资者是在8月25日购买该款产品,那么,这款32天的理财产品实际占用资金将达46天。与此同时,该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也会有所下降,其实际收益也将无法达到预期收益。
因此,理财专家指出,随着国庆节假期的临近,在购买中短期理财产品时需格外注意时间要素,不要盲目追求预期高收益而耽误了假期理财的大好时光。面对众多理财产品,除了看预期收益率之外,还需考虑时间成本的损失。
=相关新闻推荐=
编辑推荐:信用卡